新冠疫情期间,互联网+医疗迎来高规格的密集“新政”。此轮互联网+医疗新政的突出特点是,既有应对疫情的快速反应,又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。在这一背景下,武汉医保局率先“破冰”,首次将网站开发平台型互联网医院——“微医”纳入医保支付。
在线诊疗的火爆,加上政策“春风”,这个春天互联网+医疗风景这边独好。两大“主力军”——市场化的第三方网站开发平台和公立互联网医院,都有亮眼变化。“疫情期间,互联网诊疗成为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”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。此外,一些第三方网站开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多倍,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。
目前,多地加快核发互联网网站开发医院牌照,引发业界关注。这份名单有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湖南、湖北、内蒙古、陕西省等。未来,互联网网站开发上的“三甲医院”会不会越来越多?
“事实上,不管是现有互联网医院牌照的数量,还是医疗资源的核心——医生群体,都处于紧缺状态。”第三方互联网网站开发医疗平台能够实现跨医院、跨地域调动医生资源,这是单体医院难以解决的。有喜有忧长远发展还需破解多重问题。
未来互联网+医疗需要提供连续的、整体的服务。陈秋霖说,互联网+医疗在如何实现供应链上的整合等方面仍存短板。如何与医疗保险、药品供应等有效链接,形成完善的服务链条,是未来发展方向。